【新增官職:尚書】
<扣農民都算了,如果用扣民忠來加稅的話,拉車內政的人會想跳樓的,
不過現在玩家人數上升,收入上升了但城數沒有增加,市集也救不了收入不足的問題,
或許城市的農商上限也能隨年份增加(?)>
【新增官職:太倉】
<意見如上>
【新增建築:國庫】
<被攻掉城時建築都消失了,效果也沒用吧?如果以一之性的用處來看,保商業也只是為敵人作嫁衣裳而已,意義不明?
加上商業在WEWA來說效率遠低於蓋其他建築的效益就是...個人不太推薦這建議>
【建築更動:糧倉】
<意見同上,加上糧倉現在非常有用,改成這樣就變廢了>
【建築更動:市集】
<現在市集是農商直接200%,改成+10%不是超級下調市集嗎?意義不明>
【新增建築:磨坊】
<意見同上面市集一樣>
【新增建築:商會】
<直接市集附加只會有1.2及0.8相場就可以了>
-----------------------------------------------------------------------------------
以上這些提案的建議出現多次意義不明或是功能減弱導致當提案變廢。
因我原先表達方式有問題以致大家理解方向與我的構想不同,在此提出說明:
解釋一下我對名詞的理解:
太倉:古代管理榖糧的官員
糧倉:古代儲藏榖糧的建築名稱(既然只是儲藏糧食,能增加稅金和收穫是不合理的)
磨坊:加工工作坊,利用動物力\風力\水力以代替人力的產物,是人類進步的證明
尚書:古代管理財務的最高官名,管理財務的機關戶部
國庫:從古至今國家儲存財物的地方
市集/市場:從古至今貨物買賣之地(既然只是買賣貨物的地方,只提升商業才是合理的)
商會:從古至今,能組織商會的基本上不是集團高層、財閥核心人員就是政商名流
天馬行空的架構1:
第1組:尚書(與稅率相關),國庫(與保護量相關),市集(與城池最大量相關)
第2組:太倉(與稅率相關),糧倉(與保護量相關),磨坊(與城池最大量相關)
第3組:商會(操弄國家市場經濟的無形之手,而市場經濟在wewa裡稱為相場)
*註1:第1、2組為相對應存在
*註2:所以收入不夠應該要對稅率或最大量最調整
天馬行空的架構2:
1.國家的稅收來源於城池
2.玩家的薪俸來自於國家而不是城池
3.招來的士兵由玩家付費
依據此架構,玩家的薪俸不夠就等於國家的錢不夠,國家的錢不夠有以下幾種可能:
1.城池數量太少
2.城內農商值太低
3.國家稅收不夠
根據上述三種可能提出解方:
1.不靠侵略和併吞的方式是不可能增加城池的,除非神官新增城池,此方法ban掉
2.農商值太低,我的解方是提高農商最大值的建築
3.國家稅收不夠,我的解方是多出可以調稅的官員,但因調升稅率這件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是會引起民怨以及移民潮的,所以我加入民忠和農民的變數,此變數與調稅成反比
關於保底建築說明:
現實世界一座城市或國家發生戰爭是會有饑荒和通貨膨脹的,城池農商值是不可能保持不變的。
但因為第一次玩這遊戲,我更多時間在於學習遊戲內容,所以上局並沒有注意戰爭時農商值會不會掉,最後我就以現實世界的戰爭為基礎認為農商會掉。
所以我設計保底型建築並不是要給敵人當嫁衣的,是為了保護戰爭時城池的農商不下降。
-----------------------------------------------------------------------------------
為了克服國家稅收不足以支付玩家薪俸,新加入的架構與元素:
國家稅收:每一季從所有城池收稅
財務:1金=100銀,1銀=100銅
1.國家稅收和城池的商業值皆使用金
2.玩家皆使用銀
3.士兵皆使用銅
糧食:1石=100斗,1斗=100升
1.國家稅收和城池的農業值使用石
2.玩家皆使用斗
3.士兵皆使用升
不符合現狀的天馬行空之假設:
A國城池數:10座
A國玩家數:49人
玩家薪俸:20,000銀或斗
洛陽 農業850/850 商業950/950
陳留 農業650/650 商業700/700
樂浪 農業300/300 商業450/450
襄平 農業500/500 商業400/400
河內 農業500/500 商業400/400
上黨 農業500/500 商業400/400
晉陽 農業500/500 商業550/550
薊 農業500/500 商業400/400
北平 農業500/500 商業400/400
南皮 農業600/600 商業650/650
季稅收
米稅收 = 所有城池的農業總和*初始稅率 = 5,400*50% = 2,700石 = 270,000斗
金稅收 = 所有城池的商業總和*初始稅率 = 5,300*50% = 2,650金 = 265,000銀
年稅收
米稅收 = 所有城池的農業總和*初始稅率*4 = 5,400*50%*4 = 10,800石 = 1,080,000斗
金稅收 = 所有城池的商業總和*初始稅率*4 = 5,300*50%*4 = 10,600金 = 1,060,000銀
一年國家財政關於玩家薪俸的總支出: 49*20,000 = 980,000銀或斗
國家稅收-玩家薪俸 = 1,080,000-980,000 = 100,000斗
國家稅收-玩家薪俸 = 1,060,000-980,000 = 80,000銀
結論:只要有10座城池且農商全滿就可以養活49位玩家了,所以不會有收入不夠的問題
-----------------------------------------------------------------------------------
根據大家的意見所做的調整或沒有調整,原因與架構在上面,看完應該可以理解我為何沒有調整:
【新增官職:尚書】
<官職功能>
1.掌管國家財政,可調升國家金稅率。每調升5%金稅率,每月扣除最大農民數*1%和最大民忠*1%
2.掌管國家財政,可調降國家金稅率。每調降5%金稅率,每月增加最大農民數*1%和最大民忠*1%
3.初始稅率為50%,每月扣除\增加最大農民數*0%和最大民忠*0%
*註1:依照官職功能可以理解成,將國家現金稅收砍半,所有城池只需20個月農民和民忠就能全滿,內政車快要失業
*註2:國家現金稅收不是玩家現金收入,不要搞錯喔
【新增官職:太倉】
<官職功能>
1.掌管國家食糧,可調升國家米稅率。每調升5%米稅率,每月扣除1%最大農民數和1%最大民忠
2.掌管國家食糧,可調降國家米稅率。每調降5%米稅率,每月增加1%最大農民數和1%最大民忠
*註1:依照官職功能理解,將國家糧食稅收砍半,所有城池只需20個月農民和民忠就能全滿,內政車快要失業
*註2:若是國家的現金和糧食的稅收都砍半,所有城池只需10個月農民和民忠就能全滿,內政車幾乎失業
*註3:若是國家的現金和糧食的稅收都歸零,所有城池只需5個月農民和民忠就能全滿,內政車完全失業
*註4:國家糧食稅收不是玩家糧食收入,不要搞錯喔
【新增建築:國庫】
<建築功能>
1.被敵方攻城或發生天災時,可以保障擁有糧倉的都市的商業最大值*80%
2.被敵方攻城或發生天災時,可以保障擁有糧倉的相鄰都市的商業最大值*50%
*註:現行的wewa不適用,未來戰爭若是會影響農商值時可以考慮
【建築更動:糧倉】
<建築功能>
1.被敵方攻城或發生天災時,可以保障擁有糧倉的都市的農業最大值*80%
2.被敵方攻城或發生天災時,可以保障擁有糧倉的相鄰都市的農業最大值*50%
*註:現行的wewa不適用,未來戰爭若是會影響農商值時可以考慮
【建築更動:市集】
<建築功能>
1.該都市的商業最大值每一季+10%
2.相鄰都市的商業最大值每一季+5%
*註:因為魔神大大提到變動型的農商值,所以我改成成長型建築
【新增建築:磨坊】
<建築功能>
1.該都市的農業最大值每一季+10%
2.相鄰都市的農業最大值每一季+5%
*註:因為魔神大大提到變動型的農商值,所以我改成成長型建築
【新增建築:商會】
<建築功能>
1.該都市相場只有1.2或0.8
2.城市農商收入提高1倍
-----------------------------------------------------------------------------------
以上這幾項我沒有再次提案,因為這樣等於要動到wewa筋骨,若未來神官突然想要大改一場可以考慮這個方案。
2023 wewa 集思廣益建議文
Re: 2023 wewa 集思廣益建議文
精靈 寫: ↑2023年 4月 11日, 10:32坂上舞 寫: ↑2023年 4月 3日, 10:11
13) 法官新增特別兵種(幽靈船/太平道/天師)
天師能召天雷也很正常?不要只有雷獣能雷
<天師是道士上級版本
之前太平道是設定天雷的沒錯,但清姬說了法官後期沒有能抗象弓的兵種就改成火屬了
目前雷屬跟冰屬沒有剋的東西意義不太大>
雷剋盾兵?水兵?觸電?
加雷相關的技能給法官?
16) 南北地圖特別兵的不平衡
-調整西涼騎兵/虎豹騎/貊弓兵/弓騎等的強度
西涼騎兵能不能改為技400兵?統官槍有魚叉,歩有海盗/巨斧,但騎没什麼選擇
<西騎降成400兵好像是不錯的建議,但西騎本身不強也是個問題>
700的西鉄和虎豹也可能要改強一点+有一点分別?
27) 山/水城步兵無天敵問題改善
-把獸系更改成剋制步兵
步兵之前不強才改弓被步尅。騎只能用地形書才能打山/水,那騎本身也是不是要改強一點? 最近騎也少了
<騎本來就不突出,地形更限制了發展,同意上修
可以參考我段落33的建議,
-騎術(技能從第三級開始追加,每上升一級減少20%不利地型減攻)
升到七級就可以山水通用了,大大增加騎的可玩性也不用綁地形書>
段落33的建議的問題是其他兵種会変強、騎兵只是改善弱点、有点不平衡。
我建議 1)平地騎兵有地形加成? or 2)地型書改強一点?
40) 能力榜排名的修改
武知法統一、我覺得是留給不想常上線/玩得差,又想留一下名的人一點機會
覺得沒貢獻者大概就因為現在開國人数坑+統一戰人数坑被放大。也有邊強化追能力邊上守的人在、特別統一戰時米官有也被抱怨不上守。
先開放人数坑後可能就不會那麼排斥?
<不想常上線/玩得差,又想留一下名的人付出少,基本上想要留名其實也不合理
不付出卻有比統一國高層留更多的名對付出多的人也是不公平,甚至戰敗國的高層最後什麼都沒留下更是心酸,
要真的給付出少的人留名,我也只會送他們是懶人NO.1 而已(逃>
但我不想努力了QQ 有時差好累
Memo:
[武將技能]
- 「騎射」:不再對象弓兵有加持作用。
[戰爭相關]
- 「驃騎將軍」:修正使用象弓沒有加成的問題。
騎射不再對象弓兵有加持作用,驃騎將軍也不用修正使用象弓沒有加成的問題了!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